歡迎來到山東博斯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網站!
0536-2228378基因實驗室設計標準
一般規
1、科學實驗建設應由實驗用房、輔助用房、公用設施用房等組成。其設計應合理安排各類用房,做到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互不干擾。
2、通用實驗室、實驗室及研究工作室宜采用標準單元組合設計,其結構選型及荷載確定應使建筑物具有使用的適應性。
3、條 窗
(1)設置采暖及空氣調節的科學實驗建設,在滿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應減少外窗面積。設置空氣調節的實驗室外窗應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及隔熱性,且宜設不少于窗面積1/3的可開啟窗扇。
(2)底層、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應采取防蟲及防嚙齒動物的措施。(基因實驗室設計)
4、條 門
(1)由1/2個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m,高度不應小于2.10m。由一個及以上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20m,高度不應小于2.10m。
(2)有特殊要求的房間的門洞尺寸應按具體情況確定。
(3)實驗室的門扇應設觀察窗。
(4)外門應采取防蟲及防嚙齒動物的措施。
5、走道
走道地面有高差時,當高差不足二級踏步時,不得設置臺階,應設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6、樓梯
(1)樓梯設計必須符合現行的建設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2)科研實驗人員經常通行的樓梯,其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8m,高度不應大于0.17m。
(3)四層及以上的科學實驗建設宜設電梯。
7、廁所
(1)廁所距遠工作點不應大于50m。
(2)廁所應設前室,并配備洗手盆及鏡箱。
(3)男廁所每3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25人設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長度相當一具小便器計算),且大便器和小便各不宜少于兩具。女廁所每15人設大便器一具,且不宜少于兩具。
8、科學實驗建設內應設衛生用具間,可獨立設置或與廁所結合設置,其內應設拖布池及拖布吊掛設施和地漏。
9、更衣間
(1)科學實驗建設宜設更衣間,每人使用面積不宜小于0.60㎡,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2)更衣間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兩者結合的布置方式。
10、采光
(1)通用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宜利用天然采光,房間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6。
(2)利用天然采光的閱覽室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5。
11、隔聲
(1)通用實驗室、學術活動室允許噪聲級不宜大于55dB(A聲級);研究工作室、閱覽室允許噪聲級不應大于50dB(A聲級)。
(2)產生噪聲的公用設施等用房不宜與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學術活動室及閱覽室貼鄰,否則應采取隔聲及消聲措施。
12、隔振
(1)產生振動的公用設施等用房不宜與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學術活動室及閱覽室貼鄰,且宜設在底層或地下室內,其設備基礎等應采取隔振措施。
(2)設在樓層或頂層的空調機房、排風機房等,其設備基礎等應采取隔振措施。
13、室內凈高
(1)通用實驗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內凈高:當不設置空氣調節時,不宜低于2.80m;設置空氣調節時,不應低于2.40m。
(2)實驗室的室內凈高應按實驗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檢修的要求確定。
(3)走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
14、室內裝修
(1)實驗用房、走道的地面及樓梯面層,應堅實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塵、不積塵;墻面應光潔、無眩光、防潮、不起塵、不積塵;頂棚應光潔、無眩光、不起塵、不積塵。
(2)使用強酸、強堿的實驗室地面應具有耐酸、堿腐蝕的性能;用水量較多的實驗室地面應設地漏。
(3)需要定期清洗、消毒或防塵要求高的實驗室,其地面、墻面和頂棚應做整體式防水飾面。墻面與墻面之間,墻面與地面之間、墻面與頂棚之間宜做成半徑不小于0.05m的半圓角。室內應減少突出的建設配件及明露管道。
(4)通用實驗室不宜設吊頂。
(5)需設吊頂且無嚴格密封要求的空間,宜采用活動板塊式吊頂。
通用實驗室
1、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組合設計應滿足使用要求,并與通風柜、實驗臺及實驗儀器設備的布置、結構選型以及管道空間布置緊密結合。
2、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開間應由實驗臺寬度、布置方式及間距決定。實驗臺平行布置的標準單元,其開間不宜小于6.60m。
3、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進深應由實驗臺長度、通風柜及實驗儀器設備布置決定,且不宜小于6.60m;無通風柜時,不宜小于5.70m。
4、由1/2個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60m。當靠一側墻改為布置通風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另一側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
5、由一個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與房間中間布置的島式或半島式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60m。當靠側墻或房間中間改為布置通風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島式實驗臺端部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6.60m。
6、按第4.2.4條和第4.2.5條規定布置的通用實驗室,如一側墻或兩側墻靠近外墻部位開設通向其它空間的門時,其相應的凈距應增加0.10m。
7、由一個以上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實驗臺之間或實驗臺與實驗儀器設備之間的凈距應符合第4.2.4條、第4.2.5條和第4.2.6條的規定。當連續布置兩臺及以上島式實驗臺時,其端部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m。
8、島式或半島式實驗臺不宜與外窗平行布置。必須與外窗平行布置時,其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30m。
9、不宜貼靠有窗外墻布置邊實驗臺,不應貼靠有窗外墻布置需要公用設施供應的邊實驗臺。
10、靠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的端部與走道墻之間的凈距不宜小于1.20m。實驗臺的端部與走道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當實驗室設置向室內退進的門斗時,則實驗臺端部與退進門斗的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
11、當通風柜的操作面與實驗臺端部相對布置時,其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12、通用實驗室宜由一個或一個以上標準單元組成。
13、通用實驗室宜集中靠建筑物外墻布置。設置空氣調節的通用實驗室宜布置在北向。
三
實驗
1、由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其開間和進深應按實驗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維護檢修的要求確定。布置通風柜和實驗臺時,應符合本規范第4.2.4條~第4.2.11條的相應規定。
2、對有溫濕度控制要求的實驗室,建設設計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3、生物培養室
4、生物培養室由前室、準備間、生物培養間、器械消毒及清洗間組成。前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8㎡,前室內應設家庭服和工作服分開的更衣柜和換鞋柜。
5、由幾個生物培養室組成的生物培養區,亦可在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衣換鞋柜。6、生物培養室應防止人流交叉感染。宜布置在建筑物的盡端,不宜開設外窗。有外窗時,應做雙層密閉窗及遮光百葉。
7、生物培養室或生物培養區與非生物培養區之間,應設置實體磚墻。生物培養室各功能房間之間,宜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斷墻分隔。玻璃隔斷墻的骨架宜采用不易變形及耐清洗的材料制作。
8、生物培養室與各功能房間玻璃隔斷墻上的門,宜采用推拉門。
9、生物培養室宜留有設置滅菌器的位置。
10、天平室
(1)天平室應設置面積不小于6㎡的前室,并可兼作更衣換鞋間。天平室宜布置在北向,外窗宜做雙層密閉窗并設窗簾。
(2)天平室與前室之間應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斷墻分隔,并宜采用推拉門。
(3)天平臺臺面和臺座,應做隔振處理。天平臺沿墻布置時,應與墻脫開,臺面宜采用平整、光潔、有足夠剛度的臺板,并不得采用木制工作臺。設在樓層上的天平臺基座,應設在靠墻及梁柱等剛度大的區域。
(4)高精度天平室除滿足上述天平室的要求外,應布置在實驗樓底層北向,天平臺基應設獨立基座(不宜設在地下室樓板上面)。外窗應做雙層密閉窗。
(5)高精度天平室其天平立基座的允許振動限值,應按制造部門提供的數據選用,無資料時應符合現行的《機器動荷載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結構的振動計算和隔振設計規程》的規定。
11、電子顯微鏡室
(1)電子顯微鏡室應按所用設備的允許振動速度和防磁要求,遠離振動源及磁場干擾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層。
(2)電子顯微鏡室由電鏡間、過渡間、準備間、切片間、涂膜間及暗室組成。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3)電鏡間不宜設外窗。
(4)電鏡間的室內凈高應按設備高度及檢修要求確定。
(5)電鏡基座應采取隔振措施。與電鏡配套使用的有振動的輔助設備及室內空氣調節設備等,應設隔振裝置。
(6)電鏡間、切片間及涂膜間的空氣應過濾。人員出入口必須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12、譜儀分析室
(1)譜儀分析室應遠離振動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層。必須布置在樓層時,應采取相應的隔振措施。
(2)譜儀分析室由譜儀間、過渡間、樣品制備間、化學處理間、暗室、數據處理間及工作間組成。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3)譜儀間應根據使用要求設置通風柜。光源區應設排風罩。
(4)譜儀間內不宜設水盆。
13、放射性同位素實驗
(1)本節規定適用于科研用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放射醫療單位的乙、丙級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和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建設設計。
(2)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1)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為三類,即類、第二類和第三類。各類工作單位的等效年用量應符合現行的《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的規定。
2)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大等效曰操作量分為三級,即甲、乙和丙級。各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大等效曰操作量應符合現行的《輻射防護規定》的規定。
3)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按其所屬類別,在其周圍應劃出防護監測區。防護監測區的范圍應符合現行的《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的規定。
4)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的放射醫療單位,可設在市區內。
5)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的放射醫療單位的乙、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設在一般建筑物內,但應集中在同一層或一端,與非放射工作場所隔開。
6)布置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時,應根據污染情況,可將其分成若干區域:
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分為三區,即設白區、綠區和紅區。
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分為二區,即設白區和綠區。
大等效曰操作量小于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規定的下限值時,可不分區。
白區、綠區和紅區的標準應符合現行的《開放型放射性物質實驗室輻射防護設計規范》的規定
7)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各區的布置,應按白區綠區紅區布置。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應按白區綠區布置。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白區與綠區之間應設衛生出入口。衛生出入口內應設家庭服衣柜、工作服衣柜和淋浴設備,并配以表面污染監測儀器。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白區與綠區之間,應設換鞋、更衣、洗手和表面污染監測用的過渡間,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
衛生出入口的規模,應根據進入綠區的總人數確定。淋浴器按大班人數每5~8人設一具。
8)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布置,白區與白區、綠區與綠區應相對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排列,原則上以放射性活度的低、中、高依次排列。
9)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綠區應設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間。暫存間的室內裝修標準不應低于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10)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力求簡潔,應防止積塵和積聚放射性物質。各種管線宜暗敷,燈具宜采用嵌入式。地面、墻面、頂棚的陰角應做成半徑不小于0.05m的半圓角。
11)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門、窗應便于清洗和去污。綠區應設密閉窗,少設開啟窗扇。
12)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材料應表面光滑,對放射性物質吸附性差,易于去污,并具有良好的耐酸、堿腐蝕和耐輻照性能。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卷材整體式地面及踢腳板,其接縫應采用熱焊,踢腳板高度不應低于0.25m。墻面和頂棚應涂以油漆。
13)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標準可適當降低。可采用現制水磨石地面,但必須打蠟,局部加塑料覆面。并可采用油漆墻面及不起塵的涂料頂棚。
14)有關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工藝設計、通風設計、給排水設計、輻射屏蔽設計、輻射監測設計及放射性三廢處理等應合現行的《開放型放射性物質實驗室輻射防護設計規范》的規定。
(3)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
1)有關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設計要求,可參照現行的《60Co輻照站的輻射防護設計規范》的規定執行。
2)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可設于市區。實驗室的輻照裝置應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并應使周圍公眾所受的照射不超過現行的《輻射防護規定》的相應劑量當量限值。
3)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圍護墻、頂棚和門、觀察窗洞口等均應符合防護要求。有關60Co輻照站的輻射防護設計應符合現行的《60Co輻照站的輻射防護設計規范》的規定。
4)密封型放射源的貯存室必須符合防護要求,確保周圍環境的。貯存放射源容器的貯源坑應防止地下水滲入,并應保持干燥。貯存室應設有防火、防盜及報警裝置等設施。
下一篇:生物制藥潔凈室設計七點注意